国标代码:12789 浙江省代码:0043
请关注招生微信
软件技术专业教学科研团队事迹
来源:招生办   作者:招生办   时间:2024-05-06   人气:

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学团队致力于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专业全体教师秉持“厘清、做实、学信、融通”的教学理念,深度融合推进“大数据与云计算运用”国家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与省双高专业群的内涵建设。团队始终坚守初心,强化团队协作,深化专业建设,并促进实践教学,以实际行动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稳步发展。经过不懈的努力,现已构建了一支涵盖国家教师教学团队负责人及核心成员、浙江省行业指导委员会委员、省专业带头人、省交投集团劳动模范、市领军拔尖人才、市优秀思政教师、市优秀共产党员以及5名校名师培养对象的专业教学团队。

专业目前主持着1个国家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成功打造了1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以及1门新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2门省精品在线开放课和省思政示范课。团队荣获省课程思政示范基层教学组织的殊荣,同时在省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中荣获1项一等奖和1项二等奖。

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开展慕课西行

在教材建设方面,团队主编了3部国家规划教材和5部省重点教材。在案例创新方面,团队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荣获了3个省部级优秀案例。这一系列的荣誉和成果充分展现了软件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建设上的卓越成就和不懈努力。

获教师教学能力比赛省一等奖

有组织的教研,做青年教师成长的引路人

软件专业目前有690后的年轻教师,专业深知青年教师是专业发展的关键,因此,

结对名师,指导成长。专业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有组织的教研活动。专门成立由了导师团队,全部由专业的校名师培养对象资担任指导老师,负责规划和指导青年教师的教研工作。同时,他们还制定了详细的教研计划,明确了教研目标和任务,确保每一次活动都能取得实效。

指导青年教师教研

强化磨课、助力成长。在这一有组织的教研体系中,专业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指导。除了定期的一对一交流外,专业还组织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教研活动,如集体备课、定向公开课、说课磨课等。这些活动不仅让青年教师们能够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交流教学经验,还激发了他们的教学热情和创新精神。在这种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中,青年教师们迅速成长,为软件专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组织青年教师开展说课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专业精心组织了骨干教师引领下的“精研细磨”全员磨课活动。这项活动紧扣“上好一堂课”的核心目标,反复打磨课堂教学过程,锤炼教学基本功,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助力青年教师站稳讲台。这一举措为青年教师站稳讲台、迅速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持。

开展说课磨课互动

除了日常的教研活动,专业还积极拓展教研的新领域和新形式。通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他们为青年教师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研资源和实践机会。同时,他们还邀请行业专家和学者来校进行讲座和交流,为青年教师带来前沿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校名师举办公开课

校企在企业园区进行项目答辩

搭建平台,推动成长

在助力青年教师成长的道路上,积极利用专业的国家级平台资源,为青年教师搭建锻炼的舞台、交流的平台和成果展示的平台。第一,利用软件专业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课程平台,带领青年教师积极投入到课程建设中,在课程资源建设中入门道,长能力。第二,借助软件专业国家级规划教材的权威平台,积极引领青年教师投身教学资料建设,不仅强化他们的规范意识,更提升他们的资料编写能力。第三,利用专业主持的国家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平台,主动推荐优秀的青年教师参与校外各类学术组织、学术会议以及专业培训。这一举措旨在全方位增强青年教师的专业能力,拓宽他们的学术视野,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第四,利用专业的浙江省课程思政示范基层教学组织,加强课程思政研讨,增强青年教师“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学理念。第五,借助教学能力竞赛、学生技能竞赛、大学生创新项目等多样化平台,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参与其中。这些竞赛和项目不仅能够提升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更能营造一种潜心教学的良好氛围,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强、以赛提质的良性循环。

省级课程思政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育

在这个精心组织的教研氛围中,青年教师们如同雨后春笋般迅速崭露头角。他们在教学领域的进步尤为显著,不仅掌握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还展现出了独特的教学风格和创新思维。同时,他们积极参与科研和项目开发,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学术探索和实践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这些青年教师纷纷表示,正是得益于这个负责任的教学团队和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教研活动,他们在教学和科研的道路上得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弯路,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决心。专业也初步形成“名师引领、团队互助、整体提升”的教学科研共同体。

 团队开展科研沙龙

有组织的科研,做IT创新创业的追梦人

专业依托互联网软件与信息处理校级科研创新团队,指导青年教师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团队注重科研项目的组织与申报。每年,团队都会根据学科发展趋势和实际需求,精心策划和组织科研项目。团队成员在专业的组织下,积极参与项目申报工作,认真撰写申报材料,确保项目申报的质量和成功率。在指导青年教师方面,专业更是下足了功夫。他们通过组织专题讲座、开展科研方法培训等方式,帮助青年教师提升科研素养和科研能力。通过导师制度,让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一对一地进行指导和帮助,亲自指导青年教师进行科研项目,从选题到实验设计,从数据分析到论文撰写,专业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科研思维和方法。

科研项目申报指导

实施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择优选派教师团队帮助企业改进产品工艺和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团队老师曾作为项目第一负责人,组织领导企业重大项目开发。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的团队协助企业顺利完成了科技公关与新产品开发计划,成功获得财政资助超过400万元。实现产值累计达到千万余元。团队教师始终致力于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注重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团队教师的发明专利被企业采纳并广泛应用,直接带动产值累积达到约1000万元,极大地促进了科技与产业的融合。另外,我们的年轻教师开发的创新产品已经远销至全国20多个省份,为地方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实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指导青年教师做科研

2021年至2023年的3年间,软件技术专业新增立项了4项省部级课题和12项市厅级课题。实现纵向到款经费47.2万元、横向课题到款金额268余万元,发表高水平论文5篇,专业的科研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断提高,有力促进区域产业升级。

有温度的育人,做学生成长成才的贴心人

软件专业的每一位老师都坚守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他们不仅传授知识,更是用心灵去感应和触摸每一位学生的情感世界。在他们眼中,每个学生都如同璀璨的星辰,独一无二,需要特别的关怀和指引。课堂上,软件专业的老师化身为知识的导航者,以富有激情的教学方式,将原本枯燥的软件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探索之旅。软件专业的老师不仅传授知识,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勇于实践。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实战中锤炼技能,提升自我。

组织学生开展鸿蒙夏令营

课后,软件专业的老师又化身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倾听他们的心声,解答他们的疑惑,给予他们成长的支持和鼓励。对于生活中遇到困难的学生,他们更是伸出援手,默默地提供帮助,不图回报。他们的善举,如同春风拂面,温暖了学生的心田。

软件专业学生参加智慧博览会

软件技术专业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不遗余力。他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技能大赛和创新项目,旨在通过实践锻炼他们的技能和创新思维。也经常组织学生们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社会的温暖和责任。

学生准备技能大赛

近年来,软件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不断攀升,已达到甚至超过一段分数线。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专业创新性地构建了技能分层、程度分级的技能训练体系,形成了“以赛促训、学训一体”的竞赛机制。每年专业都会组织至少100名专业学生参与各类技能竞赛,这些学生在各级各类的竞赛中屡获佳绩。根据浙江省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调查结果,软件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升学率、就业薪水、专业相关度、总体满意度和教学满意度等核心指标逐年提升。其中,普高班升本率高达60%以上,位居全省乃至全校前列。这些成果不仅是对我们专业“德行天下,技走人生”人才培养目标的有力验证,也是对教学团队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

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在学校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怀和同事们的鼎力支持下,软件技术专业团队成功通过了国家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验收工作,并荣获了浙江省交通投资集体的“模范集体”以及浙江省“三育人”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面对新的征程,团队将在新一届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继续发扬“先锋模范”精神,勇往直前,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展现新作为、做出新贡献。

上级领导视察指导

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怀,斗志昂扬。相信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软件技术专业团队必将在教育教学领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学校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返回】 【打印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 版权所有 学校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机场路1988号

招生热线:0574-87422148/0574-87422149 浙ICP备05014612号 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136号